全球電源暨能源管理領導廠商台達今(14)日宣布位於桃園中壢工業區的微米級「電腦斷層造影中心」正式啟用,設置由台達自主研發、結合電力電子與光學影像技術的微米級電腦斷層掃瞄系統(Micro-CT),提供學研單位公益掃描服務,讓先進影像科技成為研究基石。所採用的先進掃描設備包括獲得台灣精品獎金質獎的「DELabμCT-100」以及高解析度桌上型斷層掃描儀「DELabμCT-100X」。由於運用非破壞性的電腦斷層掃描與高精細3D影像建立技術,保持標本與活體實驗動物的完整性,大幅提升造影的效率與精細度,並可廣泛應用在生科、古生物、昆蟲、地質學、材料、農業…等多元領域,除可讓研究成果更上層樓,更可協助產學研單位培育更多專業研究人員。
台達能源基礎設施暨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張建中表示,DELab微米級電腦斷層掃瞄系統,採用3D成像技術,擁有多項專利認證,可在不破壞樣本的前提下,清楚重現內部顯微結構,無須耗費時間進行重複性的切片與採樣,便能以不同角度觀察到樣品內外特徵。自2020年開始,台達便已透過「CT Café 快閃實驗室」提供上百位師生體驗3D電腦斷層掃描與造影的效果,獲得熱烈迴響。為了回應產學研究需求,因此決定打造常設性造影中心,提供學研單位掃描服務。
海生館何宣慶副研究員表示,台達DELab不用破壞樣本就可用多重角度觀察僅1.4公分的侏儒海馬,突破了分類學上的限制;科博館楊子睿助理研究員則運用台達設備精準量測的特性,在不損壞化石的狀態,精確得知7,000萬年前棘龍牙齒化石中的牙髓腔形態與微血管分布,進以評估當時棘龍營養攝取模式與牙齒生長模式。
此外,其它學研單位亦有諸多成功案例,包括中興大學李後鋒特聘教授則透過高解析3D影像,清楚觀察到白蟻大顎肌肉束形態,發現白蟻瞬間高速彈擊的奧秘,供教學使用;台大地質系林日白副教授則藉由非破壞性的3D影像掃描搭配叢同位分析,保存了珍貴的古生物樣本,同時首度證明奇異掘沙錢海膽是台灣冰河時期的寒帶/冷水帶生物,也證明了奇異掘沙錢是因氣候改變而消失的物種,此為台灣古生物學的一大進程。
DELab微米級電腦斷層掃瞄系統可360度無死角掃描樣本,提供尺寸、空間座標、密度、多孔性等幾何與結構訊息,解析度最細可達2μm,非破壞性的特色,也可用於活體掃描,以歷時性分析觀察藥物在小動物上的長期反應。因此已得到國家衛生研究所、工業技術研究院、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,以及臺灣大學、清華大學、陽明交大、成功大學、中興大學、中原大學等單位產學研專家的肯定。